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首届吉林省心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简报

日期:2010-11-29 点击数: 来源:

首届吉林省心理学博士生论坛简报

(2010年11月15日)

2010年11月15日, 由吉林省心理学会主办,8846威尼斯心理学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承办的首届吉林省心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8846威尼斯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8846威尼斯心理学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8名博士生做主题发言。论坛由8846威尼斯伍麟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刘晓明教授主持,吉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张明教授、8846威尼斯副院长漆思教授致辞,8846威尼斯葛鲁嘉教授做论坛总结,8846威尼斯高申春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盖笑松教授以及来自两校60余名教师、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八位博士生及其报告主题、报告内容分别为:

(1) 孙文影: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

完美主义是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反映为成就设置高标准,同时伴随严格自我评价的倾向。该报告以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形式的划分为基础,考察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完美主义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完美主义水平存在情境差异,在面临压力时,个体的完美主义水平对情绪健康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影响机制变得更加复杂。

(2)王凌云:自我参照框架决定了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出现

该报告向听众呈现了自我参照框架决定了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这一研究结果。该研究以先进的脑电研究技术,探讨心理学现象的脑机制,体现出先进仪器、技术对揭示心理机制、发现心理规律的重要促进作用。

(3)王国霞: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的编制

意向性自我调节是指个体以增强个体功能或优化自我发展为目标,积极协调情境中的要求、资源与个人目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行动过程。该报告主要回顾了在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编制准备中的思考、探索与抉择,以反映意向性自我调节的真实水平,同时体现出个体的发展阶段特征,体现了科学研究者的学术严谨态度。

(4)李兆良:宽恕内涵的反思与本土心理学的建构——中西跨文化比较的视角

在国内心理学研究界,宽恕是一个较新的研究主题,简而言之,宽恕就是放弃怨恨。西方研究者对宽恕的研究存在不足,只探讨了个体对他人的宽恕,缺乏对自我宽恕的研究。该报告以此为突破口,在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之上,探索建构了本土化二元宽恕结构,以更加全面、客观的探讨中国人的宽恕特点与状态。

(5)邓小平:自尊双重两因素结构与功能

自尊不仅是能力,也不仅是价值,而是二者兼有。同时在意识水平上,自尊可以划分为外显自尊、内隐自尊,由此建构了自尊的双重两因素结构。通过创设压力情境,结果发现外显自尊稳定性较高,内隐自尊中的自我价值感会有所下降。在遭遇负性日常生活事件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都起到缓冲作用,内隐自尊的缓冲作用更大。

(6)赵忠宇:对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若干关系的思考;

该报告通过对国内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的十对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如心理学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本土化与本地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等,指出了概念内涵上的差异,理清了听众对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些概念分歧、混淆,指出了心理学本土化在国内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燕燕: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

现象学是对经验心理学的扬弃与超越,是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之一。胡塞尔较早提出了现象心理学,以对“心理”进行先在的、本质的、直觉的、纯粹描述。该报告向听众介绍了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同时也包含了发言人对胡塞尔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评价。

现象学是

(8)舒跃育:心理学三大势力与动机研究的关系。

该报告回顾了行为主义学派对个体主观因素的忽视,认为动机是刺激反应连结的最重要的中间因素,进而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与动机研究的紧密关系,通过对心理学三大势力与动机研究的关系思考,该报告最终指出了动机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

博士生代表发言结束,8846威尼斯心理学系葛鲁嘉教授做精彩的总结发言,高度评价了学术论坛在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能力、激发学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勉励所有在场的心理学博士生,用学术创新丰富自己的学术生涯。首届吉林省心理学博士生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